一、从证据角度进行辩护:
证据不足:对于合同诈骗罪案件,控方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告人具有诈骗的故意和行为。如果控方证据不足,可以以此为由进行辩护。
证据鉴定:针对关键证据,如财务报表、合同文本等,可以申请鉴定,以证明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。
证据获取程序:审查证据的获取程序是否合法,如是否违反了法定程序、是否侵犯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等。
二、从合同合法性和合理性角度进行辩护:
合同的合法性:审查合同是否符合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,如合同的成立、生效、履行、解除等。
合同的合理性:分析合同的内容是否合理,如价格、履行期限、履行方式等,以证明合同不存在诈骗行为。
三、从当事人行为和动机角度进行辩护:
当事人行为:分析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行为,是否存在欺诈、隐瞒等违法行为。
当事人动机:了解当事人的动机,如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、是否具有欺诈故意等。
四、从法律条款引用角度进行辩护:
民法典合同编相关规定:引用民法典相关规定,证明被告人的行为符合民法典的规定,符合交易双方合意。
刑法相关规定:分析刑法关于合同诈骗罪的相关规定,如诈骗罪的构成要件、刑罚等,以证明被告人的行为不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。
五、从面对面的交流与谈判角度进行辩护:
沟通证据:收集和整理被告人与其他当事人之间的沟通证据,如短信、邮件、录音等,以证明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。
谈判过程:了解和分析谈判过程,如双方是否就合同内容达成一致、是否存在被迫、诱导等情形。
六、合法的辩驳和辩护策略:
针对控方的指控,进行逐条辩驳,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证据和观点。
突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,如履行合同的能力、诚信经营的态度等。
针对控方的证人证言,进行交叉审问,挖掘矛盾和漏洞。
充分利用辩护人的权利,如查阅案卷、会见被告人、提出上诉等,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。
总之,在合同诈骗罪案件中,辩护人应深刻研究案件本质属性及个案实际,发散思维角度,提出有利于被告人的观点和证据,提高辩护的有效性。